在拿下蒲津关后,魏延便考虑到未来还有几场恶仗要打,再加上汉军兵力太少不具备压迫感,于是开始在俘虏中挑选精锐,并将他们编入进汉军。
在整编俘虏时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,或许是出于对夏侯楙、费曜等人的愤怒,更或许是觊觎汉军丰厚的待遇,有将近两万俘虏愿意加入汉军,追随魏延扫灭叛逆,复兴汉室。
对于俘虏的要求魏延自然满口答应,随后直接将两万俘虏尽数整编进汉军,而这一举措也让汉军总兵力膨胀到八万余,和攻破临汾前相比,兵力增加了一倍有余。
至于这些人会不会反叛,这倒不用担心,能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人没有一个是笨蛋,季汉距离拿下关中只差渡过黄河,而季汉一旦拿下关中,距离荡清寰宇,复兴汉室还远么。
所以这完全是杞人忧天,与其担心这个,不如想想什么时候迁都长安呢。
翌日
蒲津渡口
自昨日郝昭投降后,魏延便要求随军工程营、器械营必须在两天内在黄河上架设好浮桥,不然会贻误战机让曹军给跑了,毕竟仅靠渡船投送兵力太慢了,到时候关中曹军早就跑没影了。
当然了,看起来魏延只给两天时间似乎有些不近人情,毕竟黄河水波涛汹涌,不像在平静水域上架桥,但实则魏延在临汾停留那段时间里,早就考虑到渡口浮桥会被焚毁,所以他们早就做好预案和准备工作。
因此,这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有一定几率完成的,而魏延架设浮桥的灵感则来源于后世的舟桥部队。
……
在处理完俘虏事宜后魏延便返回渡口,而此时的工程兵们经过昨晚的奋战,已经成功的在河面上架设好了一条长两百多米的铁链,现目前正抓紧架设第二条,预计在黄昏时完工。
而这两条铁链的用处则是用来固定船只,不让它被水流冲走,所以铁链是否固定牢靠和浮桥能否成功建造脱不开干系。
原本魏延打算借鉴黄河大铁牛的先例,不过这需要的时间和工程量太大,明显不合时宜,于是魏延退而求其次,打算用大地来固定铁链的两头。
工程兵们先会在黄河两岸挖掘出一个深十余米的大坑,然后将铁链和准备好的铁锚相连,最后将铁锚放入大坑中,紧接着用巨石,或将重达数吨的重力投石机配重块给卸下来压在铁锚上,起一个固定作用。
最后用泥土和石灰混合后的土回填大坑,并且每回填一米就用工具将其夯实,如此周而往复让铁索的锚定点变非常牢靠,能承担起魏延赋予它的使命。
当然了,用石块和泥土构成的锚定点肯定没钢筋混凝土或者大铁牛来得牢靠,不过临时用用还是没问题的,再一个魏延也不是在铁链上建桥,压力没想象的那么大。
当铁链架设完成后,改装后的渡船会被固定在铁链上,然后利用船舶中部加装一丈宽的木板,拼接和固定成一条简易的,足以横跨黄河的浮桥。
这种新颖的建桥方式除了快捷外,它还具备一定的灵活性,譬如黄河汛期时只需解除固定撤走船只暂避即可,待汛期过去后又可重新组成桥梁,虽然此桥的承重力和安全性都有待商榷,但瑕不掩瑜啊。
就这样,时间在魏延的注视下缓缓流逝,工程兵们来来往往,没多久就将东岸的锚点回填完毕,然后开始缓慢将铁链绷直,并将其抬升到指定位置,再将西岸的锚定点回填。
在这场浩大的工程中充份诠释了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,上万军士挖坑的挖坑,搬石头的搬石头,抬铁链的抬铁链,夯土的夯土,仅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将两条铁链横亘于黄河之上,这已经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。
待完成铁链的布置后,工程兵立即固定平板船,毕竟今天难得天公作美,既没有大风大浪,也没有降雨的情况出现,所以眼下的黄河水面非常平静非常适合他们构建浮桥。
就这样,第一艘,第二艘,第三艘渡船先后被工程兵使用麻绳连接在一起,随后工程兵在腰上系上绳索,开始在浮桥上又蹦又跳来检验浮桥的安全性。
而众人忙碌许久建造的浮桥也不负众望,虽然有些小起伏,但大体上还是很牢靠的,足以承担大军通行的重任。
见努力的付出有了结果,参与建设的军士们都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,就连魏延也不能幸免,而后带着逾越的心情视察,同时勉励辛勤劳作一天的工程兵。
工程兵们在受到鼓舞后,开始从东岸和西岸两地同时施工,这样能大大提升建造速度,减少建桥所需的时间。若不出意外的话,预计在明日拂晓浮桥就能搭建完成,为汉军主力铺平通往长安的路。
不过在一片欢腾之下,四处视察的魏延脸色越来越沉重,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大问题,浮桥桥面受船舶的限制只有两米多宽,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防护栏。
再加上之前考虑到渡船会随波起伏,若使用钉子让木板硬连接的话,会让木板因为前后两块木板起伏不一致导致被扭断,进而让辛苦建造的浮桥被毁,所以在魏延的建议下采用了软连接。
可这样一来木板与木板之间就存在两寸左右的缝隙,自然木板与木板之间也不再平坦,而是存在几寸的落差,这种小问题人员和马匹通过倒没什么,无非小心一点就行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《这个魏延不一样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搜读小说网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搜读小说网!
喜欢这个魏延不一样请大家收藏:(m.sodu777.net)这个魏延不一样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